【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】case studies W19 買房難?因為你沒找對人!
- Steven
- 3月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【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】case studies W19 買房難?因為你沒找對人!
🔥 行銷解析:Hamptons「It's a journey, we'll get you there」行銷活動 🔥
🪧 品牌名稱
Hamptons 房地產
✨ 行銷目標
在英國房地產市場競爭激烈、資訊紛亂的環境下,Hamptons 透過全新的多渠道行銷企劃,強調購屋與租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,而是充滿挑戰與變數,進而凸顯品牌的專業陪伴角色。過去房地產廣告多以夢幻美好的房屋形象為主,但 Hamptons 反其道而行,直接面對購屋過程的現實問題,讓消費者產生共鳴。這次行銷不僅要強化品牌可信度,也希望在競爭市場中建立「房產旅程最佳嚮導」的獨特心智定位。
✨ 策略手法
Hamptons 以「購屋旅程」為核心概念,運用視覺比喻與敘事手法,將購房過程比喻為一場充滿挑戰的旅程,品牌則扮演嚮導的角色,引導客戶克服難關、順利抵達夢想的家。此策略打破傳統房地產行銷強調「美好未來」的套路,反而透過貼近現實的敘事方式,讓消費者覺得品牌真正理解他們的需求。透過戶外廣告、數位媒體、社群行銷及報紙互動內容,Hamptons 以全方位的方式滲透目標客群。
✨ 執行創意
這次的創意執行,將購屋與租屋的挑戰轉化為直觀的視覺隱喻。例如:在廣告中,一名客戶想要購屋,但過程如同攀登險峻的高山,而 Hamptons 則是專業的「雪巴嚮導」,帶領客戶找到最佳路線,順利登頂。另一支廣告則描繪客戶在叢林中穿越一座搖搖欲墜的吊橋,象徵市場風險與決策壓力,而 Hamptons 則提供穩固的橋樑與指引。此外,品牌更結合報紙互動行銷,在《Sunday Times Home》專欄推出特製填字遊戲,以寓教於樂的方式,幫助消費者了解購屋旅程的關鍵知識,進一步強化品牌的專業權威形象。
✨ 效益結果
這次行銷活動成功為 Hamptons 創造市場差異化,讓品牌從傳統房地產廣告的美好想像中脫穎而出,更貼近現實,建立深厚的消費者信任感。透過多渠道佈局,廣告不僅提升了品牌聲量,也讓目標客群更能理解 Hamptons 的價值主張。社群互動顯示,許多消費者對「購屋旅程」的概念產生共鳴,認為 Hamptons 確實抓住了市場痛點。最終,此行銷企劃不僅提升了品牌辨識度,也有效帶動了銷售轉換率。
✨ 應用啟發
說到買房,台灣人最有感的就是「痛苦指數爆表」,從存頭期款、看房、貸款到裝潢,根本就是一場人生馬拉松。但偏偏台灣的房地產廣告,十之八九都在營造一種「買了就過上夢幻人生」的假象,結果消費者買下去才發現,現實根本不是那回事!
Hamptons 這次的策略很值得台灣房產品牌學習,因為它不只是賣房子,而是賣「幫你搞定一切的安心感」。如果台灣的建商或仲介品牌也想做出市場區隔,不妨試試以下幾招:
1.「買房地獄求生術」內容行銷:
直接用最接地氣的方式,拆解台灣人買房最頭痛的五大問題,例如:「看屋時一定要問的 10 個關鍵問題」、「裝潢避坑指南」,這些內容不僅能讓品牌被認為是專業領導者,還能有效吸引消費者關注。
2.「房市驚悚劇」短影音企劃:
與其拍一堆美輪美奐的樣品屋,不如拍點「買房驚悚故事」,例如:「小資族貸款買房後的生存指南」、「買到海砂屋怎麼辦?」這類影片能瞬間抓住觀眾目光,也更能創造社群討論度。
3.「讓仲介變成你的戰友」品牌定位:
很多台灣人對房仲有刻板印象,覺得他們只想賣房賺抽成,但如果品牌願意跳脫這個框架,改以「陪你打這場房市硬仗」為訴求,展現真心為客戶著想的態度,絕對能打破市場既有印象,建立長遠的信任關係。
總之,台灣房產行銷不必只會「畫大餅」,不妨試試 Hamptons 這種「面對現實、解決問題」的策略,或許更能打動消費者,讓品牌成為真正的市場領導者!
點擊圖片分享文章▼
引用出處:
・Hamptons:https://www.hamptons.co.uk/#/
・Agency: Atomic London
🤝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:歡迎私訊聯絡!







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