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】case studies W21 一場溫暖的行銷革命
- Steven
- 3月2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【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】case studies W21 一場溫暖的行銷革命
🔥 行銷解析:英國能源安全與淨零部門「Feel All Warm and Fuzzy Inside」行銷活動 🔥
🪧 品牌名稱
英國能源安全與淨零部門(DESNZ)
📽️ 影片介紹
✨ 行銷目標
英國政府積極推動乾淨能源轉型,但對許多民眾而言,「熱泵」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技術概念。本次廣告企劃的核心目標,是讓「熱泵」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環保升級,而是一個能為家帶來溫暖與舒適的生活選擇。
透過 「Feel All Warm and Fuzzy Inside」 (嚷你暖心又窩心)的感性溝通,將技術產品轉化為「家的溫度」,讓消費者感受到,安裝熱泵不只是節能減碳,更能帶來「溫暖、放鬆、安心」的生活體驗,進而提高英格蘭與威爾斯地區的熱泵申請率,推動政府的清潔能源計畫。
✨ 策略手法
這次行銷活動採用 「情感行銷+跨媒體推廣」 的雙重策略。首先,透過擬人化與故事化的手法,以溫暖的視覺語言(如針織娃娃)打破技術產品的冰冷形象,讓觀眾更有親近感。其次,透過多渠道曝光(電視、戶外廣告、社群媒體、廣播、數位行銷),確保不同年齡層與背景的潛在用戶都能接觸到廣告內容。這種軟性說服的方式,讓觀眾不會覺得自己在被「硬推銷」,而是被邀請參與一場關於「家的溫度」的對話。
✨ 執行創意
廣告影片由 Blinkink 旗下導演 Adeena Grubb 和 Andy Biddle 操刀,以定格動畫形式呈現,透過針織質感的角色與場景,創造出一種「溫暖、柔軟、懷舊」的視覺體驗。這些可愛的針織角色,代表著英國各地已經安裝熱泵的家庭,他們以輕鬆幽默的方式,分享自己如何因為熱泵感受到「暖呼呼的幸福」。此外,透過與 NESTA 合作的真實用戶訪談,讓這場溫暖的行銷活動更添真實感,使廣告內容不僅有趣,更具有說服力。
✨ 效益結果
廣告推出後,成功提升了熱泵的關注度與申請率。在社群平台上,「Feel All Warm and Fuzzy Inside」話題標籤的互動率提升,影片觀看數亦顯著增加。根據英國政府數據,熱泵補助計畫的申請量比前期增加,顯示出消費者對此議題的關注度明顯上升。此外,針織娃娃的可愛形象也成功擴散到民間,成為討論熱泵時的視覺代名詞,進一步強化品牌記憶點。
✨ 應用啟發
這支廣告成功的關鍵,在於它讓「技術」變得「有溫度」,用人話說專業,讓觀眾覺得「這不是在賣東西,而是關於生活的一部分」。這種手法,其實很適合台灣的綠能產業、家電品牌,甚至是傳統產業轉型時應用。
👉 台灣品牌怎麼學?
太陽能、節能家電可以「從生活痛點切入」台灣現在不是都很推綠能嗎?但問題是,很多人會覺得這些東西很貴、很麻煩、安裝很複雜。如果今天有太陽能業者來做行銷,不一定要說「省電多少%」這種冷冰冰的數據,也可以拍一支「台灣夏天超熱,結果電費超貴,然後還不敢開冷氣」的廣告,對比「有太陽能後,冷氣爽開,荷包還不心痛」,這樣大家才有感。
房仲、租屋市場也可以用「有溫度的故事」行銷你有沒有發現,台灣的租屋廣告幾乎都是「地點佳、交通方便、拎包入住」這種制式文案?但問題是,大家找房子不只是找「空間」,而是找「可以住得安心的地方」。如果有租屋平台願意拍一些 「租屋人生」的小故事,比如:「一個剛畢業的新鮮人,搬進人生第一間租屋,學會了自己煮飯、修馬桶,甚至還交到了人生第一個室友朋友」——這樣的故事,會比「交通便利」更讓人有共鳴。
📌 總結:台灣品牌想打動人心,請記住這句話——「產品是理性的,但購買決策往往是感性的。」不只是講規格、數據,而是讓消費者覺得「這個東西會讓我的生活更好」,這樣才有機會讓行銷真正發揮影響力!
點擊圖片分享文章▼
引用出處:
・Department for Energy Security and Net Zero:https://www.gov.uk/....../department-for-energy......
・Agency:M&C Saatchi
🤝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:歡迎私訊聯絡!
留言